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 最新动态 > 精技全在内家 德馨亮节武坛——记著名武术家张全亮先生

最新动态

精技全在内家 德馨亮节武坛——记著名武术家张全亮先生

关键词:

张全亮 八卦掌太极拳德馨亮节

2013-07-26

           壬辰年阳春月,深秋欲交初冬,菊黄亦兼枫红。在内家拳祖庭武当山麓,在中国水都丹江口畔,“张全亮先生收徒仪式”在灯火辉映的龙山宾馆热烈举行。参加武当武术高级研修班的学员,和《武当》杂志社的同仁见证了一个庄重的时刻,江苏无锡朱云龙、张小平、浙江建德的涂振平、北京的张俊香等4人恭行拜师之礼,依次成为张全亮先生入门弟子。先生为光大门庭而欣慰,新徒却为入门登堂而荣幸。他们知道,座上这位气健神清的矍铄师长以八卦掌与太极拳名扬中外,在中华武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苦练内家功夫的达者

1950年,在北京大兴县一个叫崔指挥营的小村落,一个身形瘦弱的少年在永定河畔“亮像”,划拉着手脚开始了自己的武术生涯。那时谁也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他会成为武术大家。当然,他自己亦没生出成为一代宗师的侈想。那时的张全亮还很懵懂,他所有的练武激情都是从贫苦的家境和武侠小说中激发出来的。《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岳云的报国赤胆,《雍正剑侠图》中的董林董海川的绝世武功,都让他心仪神往。这种尚武之情在一个少年心中是很有爆发力的,虽然是循着小说中虚笔的描写,学什么“鹿伏鹤行”,全然意揣形摹,自以为是,但倒也乐在其中。

少年生性不知愁,少年壮志当然也不言苦。他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晨练五更,闻鸡起舞。他给自己制定的任务很“刚性”,每日里鸡鸣为号,披衣起身,“拉滑”(查滑拳中的一个仆步下式动作)一千次,腿捆沙袋跑三千米·····,风雨不辍。一日,一位亲戚过世,他随母亲送殡,一天都无暇练功,夜色深沉,他偷偷起来到村外枣树林中“补课”,在蛩鸣枭叫声中,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千次“拉滑”任务。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练中积淀了深厚的基本功底。

这种植根于喜爱的演练,久而就成一种挚着。他的人生履历十分辉煌,军旅扛枪杆,退伍当村官,从政任书记,在工农兵的领域中均有建树,连续五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一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当选北京市党代会代表,五次评为县学习“毛著”标兵,连续三届当选县人大代表,两届当选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他甚至取得了那个历史年代至高无上的殊荣。那是196881日,作为北京市先进民兵代表,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1970521日,作为北京市抓革命促生产标兵,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但这些工作和事业上的荣耀,都没能妨碍他对武术的挚爱与追求。在他看来,人民大会堂热烈的掌声,天安门城楼簇拥的鲜花,都是短暂的辉煌。他持之以恒地在武术生涯中历练,创造着别样的精彩。

毋庸讳言,成就一个事业要有天分禀赋,也必须有精力投入。工作之余的武学,决定了张全亮的超常付出。“文革”期间的习武受教,多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有“偷学”的兴奋,也有外界的压力。

世传清代名医叶天士经学十七师,成为天下奇人。而张全亮在武学上更是好学兼修,广拜名师,博采各家之长。1956年,他向邻县大韩寨村武术名家辛连旺先生系统学练查滑拳套路、器械、内功;1963年,在部队学练擒拿术、向战友学练形意拳;1970年向武术高手张旭初先生学练二十四式太极拳、太极五形捶(李式太极拳),舞龙通花炮、八极拳等;向太极拳名家陈占元先生学练杨式太极拳、太极刀、太极剑;1974年,张全亮正式拜在八卦掌大师李子鸣老先生门下系统学练梁式八卦掌、器械、散手、内功;时隔11年的1985年又拜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先生系统学练吴式太极拳、太极器械、太极推手、健身功法等。当时张全亮先生任北京大兴建筑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繁重的工作,虽然让他耗心费力,但他却难舍受教机会,坚持每周两晚学习,下班后骑自行车20余公里到北京西城区少年宫听王培生老师讲课。三小时的往返车程,两小时的面授教学,一小时的课后切磋,当返回大兴时已是深夜一时许,啃个馒头吃快咸菜再睡觉。第二天他还要坚持晨练。在历时四年的面授时段中,他一直风雨不辍。后他又拜道教龙门派道长悟真子内修丹功……张全亮先生博采多学,精心苦练、认真体悟逐步逐步攀登上武学高峰。

八十年代初,张全亮被调到素有“老大难”之称的的北京大兴建筑工程总公司任党委书记,当时“文革”遗风弥漫公司,两派职工争强斗狠。管理混乱,人心不稳,上级经常派工作队,经常换班子。张全亮被调去后凭着自己学识、胆量、气魄、经验、方法和武功,使人心平静下来。期间也经常有一些调皮捣蛋的职工来找张全亮比试,但都是搭手皆疲。一天张全亮先生正给几个弟子讲推手,一个人高马大,会摔跤,又心狠手毒,在公安局挂号的青年职工也凑了过来,想给张全亮一个“下马威”,说书记我跟您试试行吗?话音未落,手已伸出。没想到刚抓到张全亮肩膀,自己却莫名其妙的倒地了,以为是滑脚失手,于是又一个“猛虎扑食”,搭手间却又是一跤。三跌三仆之后,他提出了拜师的请求,张全亮说我收徒先要看人,像你这样不好好干活,经常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我教你不是助纣为虐,危害社会吗?那青年说我改还不行吗?张全亮说,多晚你改好了,有了好的口碑,我再考虑。公司上下盛传来了个“武书记”。人们感到公司有了希望。加之张全亮先生办事有魅力,处事讲公道,很快形成凝聚之力,公司逐渐拨乱反正,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党委一班人团结奋斗,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开拓进取,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经过十余年的奋斗,终于使这个混乱落后的小企业,改造成为一个具有四个国际认证的一级大型企业,并跃入了北京市先进企业行列。受到了上级领导表演,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拥护和爱戴。

天道酬勤,六十年如一日的苦练,就这样练出了一位中国武术家,饮誉全国的八卦掌、太极拳大师,中国武术八段高手。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武术家协会委员,北京八卦掌研究会顾问,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会长、央视武林大会专家评委、总裁判长、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副总裁判长兼总教练……珠串在一起的职务和称号,成就的必然是一个武术传奇。

体悟武术精髓的学者

习武练功贯穿张全亮一生,在长期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传统武学理念的吸收过程中,功力上日积月累年聚,学识上广览博收总汇,逐步体悟出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和精髓,进而提升到理论层面。多年来,他先后在《武魂》、《中华武术》、《精武》《武林》和《武当》等武术刊物上表发《梁振蒲八卦掌特色》、《功效全面话太极》、《我识八卦掌》等二百余件武术论文和专稿。出版了《八卦三合功》、《八卦掌精要》、《八卦六十四掌》、《八卦掌答疑》、《张全亮新解内家拳秘要》《八卦掌实战技法暨珍贵武林档案》《太极刀》等八部八卦掌、太极拳专著,出版武术光碟16碟,创编了《八卦游龙掌》、《八卦太极拳》、《新编八卦滚手刀》、《新编八卦风火轮》等15种八卦掌、太极拳拳术与器械套路,公开传授,公开发表。全面注解图示了八卦掌、太极拳先辈流传下来的歌诀,并创作了诸多八卦掌、太极拳健身、技击、规范、特点歌诀。其专著《八卦掌答疑》,填补了八卦掌传承史上的空白。

同样,张全亮在传承太极拳中发展了太极拳,他系统总结发表了《王培生先生的拳术风格》,创编了《新编太极十三刀》、《八卦太极拳》等太极拳法专著和音像制品。201011月云南丽江国际太极拳高峰论坛上,张全亮应邀代表吴式太极拳(北派)做了技艺演示和,《回顾历史再创辉煌》的论文报告,对吴式太极拳的源流、定型、发展、南吴北王两大派系的形成做了全面客观的论述,并提出了吴式太极拳(北派)发展史上的四个里程碑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受到了吴式太极拳界的赞同和好评。这些专著和论述的问世,使他由一名习练功夫的武夫,成长为一个武术学者。奠定了他作为梁(振蒲)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和吴式太极拳(北派)第四代传人的武术地位。

在八卦掌、太极拳“两个轮子”一起转动的武功修炼中,张全亮从外练内修的结合上着力,从取法兼修的互相体证中融会,对传统武术的认识更趋深刻,总结出了四大价值。他认为,中国功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智慧而形成的独特运动形式,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五行生克变化规律指导下的技击规则,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作为运合哲理及自然规律的脑体合一、阴阳互动的技艺,承载着极高的科学价值;作为强力御暴、陶冶性情、铸炼性格的内在精神,承载着极高的社会价值。在这种价值观念上,张全亮进一步把传统武术功用提炼为“祛病强身,扶正抗暴,启智开悟、修德养浩”四大功效。

张全亮曾在《武魂》杂志上发表的《理想的运动养生形式——体悟运动》一文,建立了“生命在于体悟运动”的武学思想体系。其基本思想是,功夫要内外兼修,功法要武医兼修,功理要神形兼修。他指出,在习练传统武术中须加上思想的体悟,既练功夫练身体,更练思辨能力,发挥传统武术开发人体智慧的功能。他自身是“体悟运动”的实践者,多年前即开始自觉地把练功的单纯技击化为综合修炼,把技击与健身和心智的开发融为一体。早在1961年,他就结合练功努力学习针灸、按摩和气功,涉猎中医药,为自己疗病健体,也为邻里义务疗疾。还根据前辈的传授,自己的感悟,整理总结出了百余种祛病健身小功法。创编出版了《八卦三合功》养生专著,丰富了中华武学宝库。其“大道源于返还”、“养生之道贵在平衡”、“六体一柱神连”等研究成果,在武术界引起了高度重视和普遍赞誉。

修养高风践行的德者

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占居着传统道德的高地。在漫长的武学生涯中,张全亮始终把“尊师爱徒重道造福社会”作为座右铭,身体力行,以德艺双馨闻名武林。

张全亮人生有幸,艺承多门,高徒遇名师,分别得到李子鸣老先生八卦掌真传,和王培生老先生太极拳真传。在二师一徒的传承中,李王二先生倾囊相授,张全亮虚心就教,既练武功,亦修武德。从投师之日起就以弟子之礼待师敬师,尽力尽孝。在岁月的推移间,李子鸣、王培生先生相继去世,他总是尽门下膝下之道。1993年李子鸣先生病逝,张全亮出资出力协助李老家人操办葬礼,2005年,纪念李子鸣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张全亮先生又积极出资出力,协助李老子女筹办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制作了纪念光盘、印刷了纪念画册、发行纪念邮票,并登台进行表演,代表李老弟子发言,一时成为武林盛事。2004911日,王培生老先生去世,张全亮也是协助王老子女操办葬礼的主角。在王先生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张全亮自筹资金十余万元在他所在的大兴区举办了大型祭奠纪念活动,聘请了武术界的历届领导、各拳种武术名家、新闻媒体、国内外八卦掌弟子门人等600余人。并在大会上代表王老弟子做了《著名武术家王培生先生的成功之路》的长篇主题讲话,对王培生先生的习武经历、坎坷生涯、武术业绩、成功的经验、拳术特点等做了全面论述,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会后他又分别在《精武》《武魂》杂志发表了《武星陨落,风范长存》的纪念文章,影响巨大。此后,作为成例,每于李、王二先生的忌日,他总是率家人和徒众前往墓地祭奠。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王李二位武术大家的精湛技艺,崇高武德和无私奉献精神,200512月,他成立了“北京市鸣生亮武术研究会”。 “鸣”字代表李子鸣老师,“生”字代表王培生老师,借以光大门楣;取张全亮的“亮”,借以明确承传关系,并以图系方式由李子鸣上溯到梁振蒲,形成梁式八卦掌传承脉络,由王培生上溯到王茂斋,形成吴氏(北派)太极拳脉络。这是张全亮的认祖归宗,也界定了本门武学的渊源,表示出他弘扬传统武术的决心。

对于切磋砥砺过武学技艺的武林同道,张全亮总是报以崇敬。1956年,他结识查滑拳名家辛连旺。辛连旺见少年张全亮武功天赋颇高,不收为徒,却结为兄弟。从此,张全亮对这位武学兄长尊重有加,即使改学内家拳后,仍保持着密切交往,每逢年节必登门看望,几十年从不间断。辛连旺晚年患病,张全亮在百忙中常挤出时间探病送药。辛连旺病故后,张全亮又以无微不至的关爱惠及辛氏家人。

张全亮以正气自立并立人,总结出“拳术之道贵在精纯,成功之道贵在坚持,为人之道贵在诚信,育人之道贵在开窍”的32字箴言,用以处事律己,也用来授徒育人。19979月,他亲自拟定并手书“门规师训”,要求入门弟子必须“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苦练,不图虚名;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文明礼貌,诚以待人,遵纪守法,见义勇为”(每引进话后面都有精辟的解释)。他把“门规师训”作为立门之本,确定为“鸣生亮武学研究会”的办会精神,徒众们的行为准则。十多年来,张全亮严遵恪守,自成楷模,弟子们德艺双修,秉持侠义,涌现出了吴明等一批“见义勇为”的人物。张全亮为门人弟子写的《门规师训》受到王培生先生的首肯和称赞,并写按语确定为吴式太极拳新时期的《门规师训》号召全体弟子门人沿用恪守。现在王培生先生弟子门人收徒都是宣读张全亮先生写的这个《门规师训》。后来这个“门规师训和“王培生老师的拳术风格两篇文章都同时发布在《精武》杂志。

厚德载物,厚德也是以德承载一个博大的心灵世界。武林是“江湖”形态,历来门户森严,功法更是秘不外传。但在张全亮看来,祖宗传下来的武术武学,是国粹是遗产,只有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才算是大功德。一次,他偶遇武门一位传人,身怀技艺而绝不外传。张全亮为其晓之以理,劝其摒弃“私器”观念,传诸后人,为大众所用,为国争光。张全亮语重心长,终于打动了对方。张全亮本人更是破除门户之见,多年来系统地整理了10多位武林前辈的经历和技艺,总结了师祖董海川的八大历史贡献,公开了八卦掌太极拳的秘诀秘籍,向武林向社会解密传统功法。他不仅通过办班培训,毫不保留地推介各种健身养生功法,还经常深入群众,为患者推拿按摩,解除痛苦,赢得了广泛好评。

中华武术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武术中的内家拳和外家拳,武林中的武当派、少林派、峨眉派等等,代有传人。莫不以本门绝技称雄,在优胜劣汰规则下生存流传下来的131个拳派,是中华武学的宝贵遗产。但是,时至今日,是任其“人去拳亡”,还是重振雄风,这是中华武术面临的困惑和隐忧。《中华武术》《博武国际武术网》、《中国体育报》央视体育频道,以及美国的《太极拳》杂志,法国《能量》杂志等媒体的中外记者们都采访过张全亮,一个共同的话题就是中华武术向何处去?

张全亮一言以蔽之,前景广阔,任重道远。他诠释说,中华传统武术有价值,有魅力,在中国和世界人民心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他认为,抛却冷兵器时代的死拼活斗,中华传统武术健身、自卫、竞技、表演等功能性优势今天依然显著。他又认为,由于历史原因,传统武术传承青黄不接,缺乏政策保障,且面临现代套路武术及外来搏击技术的冲击和挑战,振兴传统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基于这种认识,张全亮以抢救、弘扬传统武术为己任,扎扎实实做了几件大事。他创建了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国内外辅导站已发展的23个,有会员两千余人,坚持每月上一次大课,弘扬鸣生拳法(即吴式太极拳、梁式八卦掌);执教北京大兴区老干部大学太极拳、八卦掌班11年,每周5半天课毕业生1000余人,参与创办了央视“武林大会”和WMA首届中国传统武术职业联赛,首次把太极拳搬上了散手擂台……

张全亮的武术普及工作首先从家庭做起。张全亮自己面授、手教、心传,夫人马永兰耳濡目染随练,孩子们更是热心钻研,在家是父子关系,在外则以师徒相称,形成了举家习武之氛围。由于家学渊源,全家学有所成,马永兰取得中国武术五段段位,女儿张小瑛、次子张卫公取得中国武术六段段位,都成为张全亮武术教学和传播的得力助手。2004年,全亮一家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和全国“全国全民健身好家庭”。

2005年,张全亮依托“北京鸣生亮武学研究会”,深入研究八卦掌太极拳的功理功法和心法,以及攻防用法,创办并依托“鸣生亮武术技击俱乐部”,建立实战技击培训基地,结合老干部大学八卦掌、太极拳班,每周讲五次课,每月给鸣生亮武学研究会下属辅导站讲一次大课。张全亮的弟子、学员涵盖工农兵学商各界,其中不乏身家过亿的企业家,位高爵显的领导者,他们在“鸣生亮武学研究会”的旗下,集结成振兴传统武术的生力军。弟子吴磊、汤铁军、李华等30余人,在省市、国家及国际武术赛事上多次荣获冠亚军。2010年,吴氏太极拳成功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张全亮为该项目的代表人。

2006年,为建立传统武术展示的平台,张全亮积极参与倡导协同武术界同仁和新闻界,倾力打造央视 “武林大会”。在中国顶级传媒体育频道播映,主旨就是“还原真实武林传承功夫真髓”。作为“武林大会”的主要参与者,从竞赛形式的策划,赛场规则的制定,节目形态的选择和赛制的确定,他都亲历亲为。作为专家评委和后来的总裁判长,他参与了武林大会的现场裁决和幕前点评。而作为八卦掌的传人,他更是从训练营地的确定,到打擂选手的遴选,从功法训练的指导,到体能拉练的强化等各个环节,具体介入,逐项落实。200736日,央视“武林大会”首场播出。这是自1929年南京“全国武术擂台赛”之后的首次全国性武术赛事,时近80年的暌隔,赢得了荧屏内外阵阵喝彩。而624日,八卦掌门派的擂台赛开赛,选手们灵活多变的步法,随势而动的手法,和收发自如的技法所展现的八卦掌技击风格,又成为新的看点,好评如潮。张全亮的徒孙郝保军、化帅分获八卦掌擂台赛冠亚军。由于“武林大会”遴选的多是武林高手,攻守更是“真打实斗”,精彩纷呈,收视率不断攀升,曾在一段时间内超过美国“NBA篮球联赛”3.5倍,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武术热”。随后,张全亮出版《八卦掌实战技法暨珍贵武林档案——八卦掌擂台赛训练营纪实》一书,再现了“武林大会”及八卦掌擂台筹划和打擂过程。

央视“武林大会”的成功,催生了中国武术竞技的高位职业化。2009年,张全亮又以副总裁判长、总教练的身份参加了“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组织策划工作,并执笔编写了《太极拳实战技法30招》,成为中国武术史上第一部太极拳技法,也是联赛规定的训练教材。WMA武术职业联赛于726日在黄山开赛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之前,他还曾受聘担任深圳卫视“中国功夫之星电视大赛”专家评委、之后他又应广东电视台“武行天下”节目之邀担任专家评委;博武国际武术网常年有他的专栏,《中华武术》杂志的“名家信箱”“名家讲堂”多年有他的一席之地,他在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学术单位及国内外20余家武术团体任有荣誉职务……多次获得“八卦掌最佳贡献奖”和“通臂拳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奖项。从上述诸多业绩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张全亮先生在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武术的长途上奔波跋涉,殚精竭虑的足迹、心血与汗水;连续五年荣膺北京市“体育先进个人”称号,负载着他振兴传统武术的神圣使命,更记载着他不懈努力的炽热情怀。

 

                                                                   此文作者:湖北朱自欣

                                                         刊登于:《武当》杂志 2013年第5期武道英杰栏目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活动内容更多
联系我们更多
QQ:1364960387
微信:兔兔侠
邮箱:zhang_xy3188@sina.com
客服中心
鸣生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