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鸣生亮武术文化网 > 最新动态 > 收获丰硕,不虚此行——参加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三期名家讲堂学习体会

最新动态

收获丰硕,不虚此行——参加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三期名家讲堂学习体会

关键词:

鸣生亮

2018-12-04

 /甘肃陇南   毕志敏

20181116日至21日,有幸参加了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华武术》杂志社举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三期名家讲堂”张全亮老师班的培训学习。通过在张全亮老师班五天紧张活泼的学习培训,脑洞大开,感受颇深,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武学精神,老师的精湛拳技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使每一个学员如醍醐灌顶,如沐春风,让我们享受了一次武术盛宴,耳目一新。尤其让我从千里之外奔赴北京第一次参加大学堂的学员,深感收获丰硕,没有白来。

一、武德高尚,源自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张全亮老师作为吴式太极拳北派第四代传人,已年近80岁的人,从开班的第一天起,每天跟班讲课。其授课特点是:1、传递正能量,既教拳技也教心育人。从吴式太极拳的特点讲起,要求学员要心平气正,摒弃思想中的杂念,三融四坠将自身与大地宇宙融为一体,行光明之大道,走积极健康向上的坦途,行拳走架才能端庄平和,效果明显;通过教拳让学员明白做人的道理,思想要积极健康向上,要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要在生活中和善待人。2、知无不言,诲人不倦。在传授八法特别是掤、挤、捋、按时,将自己几十年潜心所学以歌诀形式,毫不保留地传给每一个学员,这在许多老师讲课中是难得一见的,他让我们真正领略了大家的风范。3、孜孜以救,勤学苦练。张全亮老师在授课时要求每一个学员从基本功开始,每一个动作都要做规范,做到位,就像写毛笔字一样,一点、一横、一撇、须一笔一笔认真去写,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每天都有进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书法家,否则,就是废品。4、身体立行、亲自实践。老师不顾年事已高,体力透支对自己身体造成的伤损之忌。在讲授掤捋挤按劲道时,让每一个学员上台亲自体验,在体验中点窍。如果是三五个人还好办,一个班三十多个学员,逐个轮番体验下来的确让老师辛苦劳累,这种忘记自我,忘记疲劳把自己一生所学,毫不保留地传给学生的精神,永远是我们习武之人的楷模。

中华武术在几千年流传发展中,师父传艺总是以讲武德,重礼仪,把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放在首位,这就是武术传承几千年的灵魂。通过在张全亮老师班的学习,使我更加明确了做人应该光明磊落,应该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中华武术的传承才会永远发扬光大,做事应该精益求精,包括学习传统武术,使我更加明了武术的灵魂在于武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二、武技精纯,源自于孜孜以求,勤学苦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全亮老师讲课全凭记忆,他的手中从不拿辅助材料,登台就讲,一讲就是一两个小时,无论是讲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历史和传承,还是讲吴式太极拳的走拳行架或技击术,总是精准到位,这既体现了老师扎实的理论功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体现出老师几十年所耗费的心血精力。老师在课堂上不止一次地给我们学员讲,学习中国传统武术特别是太极拳,不光要形体上表现完美,更要在思悟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在思想上解诀问题,有些人习拳一辈子,只在形体上下功夫,没有在思辨上解诀问题,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就是这个道理,要求我们每个学员既要想明白,还要能讲出来,写出来,这种教学这种要求不再是肢体上的比比划划,而是一种研修性质的高级教学,我们每个学员如果像跟老师手搭手一样,接得住,拿得去,将会是一种质的飞跃。

张全亮老师不仅在太极拳的基础理论方面见解独到,而且在实践运用上更是身体力行,我体会最深的是老师身体所发出的劲道。我习练太极拳多年,在太极拳劲道上一直在体验求证,这次老师正好讲太极拳的技击作用,老师在学员身上作示范时,我主动跑上去与老师接手,老师也看出我对吴式太极拳的痴迷喜爱,对太极劲道的浓厚兴趣,着力用“刹车劲、撞击劲、闪电劲”在我身上示范讲解,当老师干脆利落的劲发在我身上时,我感到后背发凉和心惊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我以往练习太极拳发劲时是从来没有感觉到的,张全亮老师发出的这种劲让我深深感觉到真正的太极功夫,也体会到老师几十年风雨无阻,勤学苦练,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浇灌出的太极奇葩。

三、收获丰硕,源自于老师倾囊相教,无私传承。

川字步是吴式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特点,但老师在授课中特别讲出了自己通过多年的体悟,提出了叫“川轨步”更为贴切。如人的身体在两脚承重平立时,双腿以及人的躯干(脊柱)如一个“川字”,行拳走架时单腿承重,两腿来回运动就像火车的轨道,我体会老师歌诀“单腿负重,川轨步型”十分精准。老师在讲到双腿、双臂、双脚、双手虚实时,以搂膝拗步为例,左脚为实,左手为虚,作为承重腿左腿就像树的主根,而右腿左臂就像榕树的虚枝,也应扎入土地中,实腿为主根,虚腿为虚根,根扎得越深,树才会枝繁叶茂,屹立不倒。

太极推手八法中有歌诀:“掤劲命门找环跳,挤劲夹脊找前脚,捋劲食指画眉梢,按劲凭栏往下瞧”。张全亮老师在指导“四正推手”时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阐释了掤捋挤按的体用,掤劲有如从水中浮上来的球,逐步膨大;劲如水洇沙,遇墙翻越,意在墙后;水若遇到缝隙就往里钻。挤劲夹脊找前脚;捋劲手指画眉毛从眉梢到眉颧,再从眉颧到眉梢,腰胯自转,两眼追眉梢往远处看;按劲腰胯自转,一手大拇指,一手从乳头往气冲走,按劲有如手扶朽木,顺势转腰转胯,不直按双手往下按,眼神也就是意领下瞧,这些具体形象的讲解,确如自己对这些歌读十遍百遍不如名师一点。

还有一些老师传授的知识,这里再不一一细点。总之,我从千里之外奔赴北京香堂,聆听张全亮老师的讲课,如春风化雨,脑洞开窍。唐诗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全亮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就是我进一步练习吴太极拳的源头活水。


我要评论(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活动内容更多
联系我们更多
QQ:1364960387
微信:兔兔侠
邮箱:zhang_xy3188@sina.com
客服中心
鸣生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